欢迎来到CELVE,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信息网
国家政策

市场监管总局:假冒企业登记情节严重者最高罚款100万元(公开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23-11-13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点击数:80128次

第十一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依法调查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过程中,可以结合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或者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认定意见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 假冒企业直接责任人应当处理假冒企业对外投资,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或者相关备案,消除假冒企业不良影响。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撤销企业登记:

(一)经调查认定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基本事实清楚的;

(二)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配合撤销企业登记的;

(三)其他依法应当撤销登记的情形。

第十四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对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期间,相关企业和人员无法联系或者拒不配合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将涉嫌假冒企业登记的登记时间、登记事项以及登记机关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公示期 45 日。相关企业及其利害关系人在公示期内没有提出异议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作出撤销企业登记的决定。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不予撤销企业登记:

(一)有证据证明被假冒企业对其被假冒登记知情,或者以明示或者默示方式作出意思表示的;

(二)相关企业或利害关系人在公示期内对拟撤销企业登记的公示提出异议,经登记机关调查基本属实的;

(三)政府相关部门出具书面意见,不同意撤销企业登记的;

(四)撤销企业登记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五)其他不适宜撤销企业登记的情形。

第十六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出撤销企业登记决定后,应当在 7 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撤销企业设立登记的,标注“已撤销设立登记”,公示被撤销登记日期和原因、作出撤销决定的登记机关名称等信息。

撤销企业变更登记、备案的,恢复公示被假冒登记前的信息,同时公示撤销假冒企业登记相关信息。

撤销企业注销登记的,公示注销前的信息,并标注“已

撤销注销登记,恢复主体资格”。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企业登记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 5 万元以上 20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 20 万元以上 100 万元以下的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第十八条 假冒企业被撤销设立登记、变更登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收缴其持有的记载假冒登记信息的纸

质营业执照。企业拒不缴回或者无法缴回营业执照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营业

执照作废。假冒企业已领取电子营业执照的,其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营业执照作废。

第十九条 对有证据证明相关单位或者个人因涉嫌假冒企业登记已被相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立案调查的,相关涉嫌假冒企业的登记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依法暂停相关企业的登记、备案业务办理,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 假冒登记企业或者利害关系人认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出的撤销登记或者不予撤销登记决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一条 作出撤销登记决定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上级机关认定撤销登记决定错误的,可以撤销该决定,恢复企业原登记、备案状态,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第二十二条 因假冒企业登记被撤销登记的,其直接责任人自登记被撤销之日起 3 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企业登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

直接责任人是指对实施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起到决定、批准、授意、指挥等作用的主管人员,或者明知、应知相关情况但仍实施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的具体执行人员。

第二十三条 假冒企业登记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的,应当从重处罚。违法企业或者违法代理机构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故意指使、纵容、默许假冒其他企业的,依法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调查假冒企业登记相关违法行为时,发现涉嫌构成伪造公章、诈骗、假冒企业印章等犯罪行为的,应当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线索的,应当移送监察机关。

第二十五条 假冒企业登记被撤销后,对因假冒登记导致被假冒企业受到的相关信用惩戒和市场禁入措施,应当停止执行。

第二十六条 查处和撤销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本规定没有明确规定的,适用《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除第十条外,本规定所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担企业登记管理职能的部门。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 2024 年 月 日起施行。


附件2

《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防范查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为有效防范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加快构建诚信守法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交易安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防范查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现将有关

情况说明如下:

一、制定《规定》的必要性

为推进企业登记便捷高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登记法律法规规定,申请人应当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登记机关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确认并当场登记,不能当场登记的,应当在 3 个工作日内予以登记。这种制度有利于放宽市场准入、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对于便利投资、支持创新创业、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由于相关法律制度规则和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一些不法分子伪造他人身份证件或知名企业营业执照、文书,将知名企业虚假登记为股东,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损害交易安全。有的不法分子将国家出资企业登记为自己的股东,虚假宣传自己具有国企背景,在参加招投标、获取信贷等方面获得非法利益。有的假冒知名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侵害相关企业合法权益,严重侵害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有效防范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规定》。

二、起草思路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针对实践中假冒国企央企、知名民企和外资企业违法行为存在隐蔽性强、蔓延快、社会影响大等特点,聚焦事先预防、全程控制、违法行为查处、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存在的难点问题,着力破解预防难、举证难、调查难、认定难等问题,从加强身份认证、信息核验等渠道入手,聚焦基层在查处虚假登记和办理撤销登记方面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完善强化部门协作、实行信息比对互查、依法调查处理、完善撤销程序、加强责任追究、加强信用惩戒等制度措施。

二是坚持法治遵循。《规定》起草中,特别注重与《公司法》《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效衔接,确保假冒企业违法行为能够有效预防控制和及时依法查处。

三是强化部门协作。预防、控制和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涉及多个行政部门以及司法机关的职责,也与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密切相关。尤其是防范查处假冒国企登记违法行为过程中,需要与国家出资企业管理部门密切职责协作,强化信息系统对接,共享互查,构建假冒国企防范查处协作共治机制。《规定》要求构建预防、控制和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信息系统对接,强化信息共享和核验,加强源头预防,推进全过程控制,及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三、主要内容

《规定》主要内容包括:

(一)明确立法目的。《规定》明确,为规范企业登记管理秩序,有效防范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加快构建诚信守法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交易安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依据《公司法》《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明确适用范围。《规定》明确,适用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企业假冒登记违法行为的预防、控制和查处;企业包括国家出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

1 2 3
分享到: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均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信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 XxXx (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的文字、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扫一扫,加关注
我要报废汽车,已有 2108 人填写了报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