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ELVE,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信息网
新能源/动力电池

【行业关注】当前碳排放政策引导我国商用车行业深化新能源布局

发布时间:2022-11-15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点击数:89950次

【行业关注】当前碳排放政策引导我国商用车行业深化新能源布局

商用车是汽车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部分。在交通运输业中,由汽车行驶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80%,商用车以13%的保有量贡献了56%的道路交通碳排放量,其中重型货车分担率为41%,商用车产业因其在交通领域的高碳排放贡献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22年度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均将能源安全和稳增长作为“双碳”政策制定的两大底线,也从多个维度对商用车低碳发展提出要求。

一、碳核算、碳计量政策要求

从2021年12月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到2022年先后发布的《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相关文件对温室气体排放计量监测体系和碳计量标准装置等提出要求,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碳排放及核算办法相关标准研究提出要求,并要求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数据汇聚、共享和应用。

1668491991863346.png

文件的出台将促使企业积极构建数字化碳资产管理平台,从实物管理、技术管理、价值管理、综合管理等多维度开展碳管理,提前应对碳核算/计量要求。

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要求

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低碳产品和相关低碳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国家对未来5-1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提出了明确要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新增车辆中新能源车辆比例、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等提出要求,并延续新能源车辆税费优惠政策。

1668492020140326.png

在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公共领域电动化将持续推进,预计2023年将启动包括公交车、城市物流车、环卫清扫车在内的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

除电动化外,其他新能源应用手段也逐步发展,部分商用车企业已布局/尝试碳中和合成燃料。2022年2月,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完善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清洁替代政策。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行绿色低碳交通设施装备。

1668492055811751.png

该政策将引导市场推行大容量电气化公共交通和电动、氢能、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推动充换电、加氢、加气(LNG)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完善,降低交通运输领域清洁能源用能成本。预计2025年以后,甲醇燃料重卡应用扩大,氨燃料和氢燃料重卡初步应用。

三、ESG披露要求

生态环境部于2021年初施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办法,对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作出部署,要求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2022年,我国陆续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等ESG披露相关政策要求与支持手段,企业碳排放信息及相关减碳措施是ESG报告重要披露内容之一。

1668492078107359.png

上市央企环境信息披露首先聚焦环境影响大、公众关注度高的企业,而商用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多为上市公司或中央企业,需做好环境信息相关披露。

四、电池回收利用要求

7月21日,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信部将从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和持续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着手,减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制造环节碳排放,落实双碳目标任务。

此外,从全球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正全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体系建设,试图建立起新一轮规则。2022年3月,《欧盟电池与报废电池法规》最新修改版本发布,针对动力电池增加一系列碳足迹强制性要求:从2024年7月1日起,进入欧洲市场的工业和电动汽车电池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从2025年1月1日起,电池生产厂商必须对其产品的碳足迹性能等级进行标记;2027年1月1日前将出台最大碳足迹限值。由于国际主要经济体对电动车的强制碳排放管理要求更加明确,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产品“走出去”将面临更大的碳排放压力与挑战,将倒逼中国企业提升碳排放和碳资产管理能力。

五、地方节能降碳要求

地方政府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当前和未来工作的重点,积极落实“双碳”目标具体责任,明确当前及未来减碳工作任务,交通运输领域降碳措施主要聚焦电动化、电池回收利用、运输结构调整等方面,但各地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多重差异影响,双碳政策具有地域性差异。

1668492101112115.png

东北地区主推公共领域交通电动化,涉及公交、邮政、物流配送、环卫作业、工程机械等场景;华北地区重视推动产业链低碳管理,并鼓励龙头企业制定碳中和路线图;华东地区是我国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经济区,也是我国能源消费量最多的地区注重再生能源应用和交通运输装备低碳化发展;华中地区鼓励LNG/氢燃料重卡,推动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城市公共服务和机场运行车辆电动化替代;华南地区大力推动以绿电、绿氢为基础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同时辅以绿色金融支持;西部地区发展水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以及风力发电有较好的自然条件,成渝联动协同降碳,积极推广LNG、氢燃料重卡,宁夏着力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1
分享到: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均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信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 XxXx (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的文字、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扫一扫,加关注
我要报废汽车,已有 2070 人填写了报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