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ELVE,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信息网
汽车拆解

青海省公布6起报废机动车拆解行业环境污染、废机油等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3-11-13   来源:青海生态环境   点击数:7542次

青海省公布6起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运用非现场监管方式发现查处茫崖某钾肥公司违反环评制度案

【案情简介】

2022年初,青海省生态环境重点区域遥感监测发现海西州茫崖市某地(距青海省会西宁约1300公里处)存在1处规模扩大的人工水体,经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调查,遥感发现问题点位为青海某钾肥有限公司茫崖尕斯库勒湖钾盐矿,该公司在原有盐田规模基础上,在未履行环评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自2017年起陆续新建24块盐田及简易道路、电力设施、采输卤渠等配套设施,属于未批先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持续至2021年底。

【查处情况】

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第二款“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之规定。2022年4月,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之规定,对该公司处以罚款56.5万元,并责令该公司进行治理并恢复原状。

【启示意义】

青海省地域面积广、交通基础差,受传统方式取证难等条件限制,青海省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及应用,充分运用遥感技术的优势,对全省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状况、水环境质量、生态状况、人类活动定期开展遥感监测,服务于生态环境监督和管理。该案件为青海进一步运用遥感监测成果、推广非现场监管执法积累了有益经验。

1699844075560402.jpg

图1 该钾肥公司盐田卫星遥感影像图

1699844090924236.jpg

图2 该钾肥公司盐田平面测绘图

典型案例二、西宁市某收购点无经营许可证擅自收集贮存废机油案

【案情简介】

2022年12月11日,接群众信访举报,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公安厅、西宁市湟中区生态环境局进行暗查,发现位于湟中区多巴镇小寨村某养殖专业合作社库房内,贮存装有废机油油桶共计156桶29.05吨,该废机油收购点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非法贮存、收集危险废物的违法行为。

【查处情况】

该收购点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省生态环境厅将案件交由西宁市生态环境局查办,由于该收购点未注册市场经营主体资格,为个人非法经营废机油窝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和《青海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试行)》之规定,对收购点负责人处以罚款12万元,湟中区生态环境局责成负责人与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签订协议,妥善处置156桶涉案废机油。2023年3月20日,湟中区生态环境局将该案件移送至西宁市湟中区公安局。省生态环境厅根据《青海省生态环境信访举报奖励办法》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启示意义】

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和自动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是生态环境部近年来部署开展的重要专项执法行动。该案件是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动执法和实施信访举报奖励制度的一次具体实践。案件的及时联合查处,有力打击了非法经营处置危险废物违法行为,提高了执法效率,对私自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和处置的企业和个人形成了震慑。

1699844115101159.jpg

图1 部门联合查获废机油违规收购点

1699844134285946.jpg

图2 执法人员清点涉案废机油数量

典型案例三、海南州同德县某供应链有限公司柴油泄漏次生污染“一案双罚”案

【案情简介】

2021年6月10日13:06分,某供应链有限公司一辆装有33.4吨成品柴油的油罐车沿G227线驶往青海省玛尔挡水电站方向,行至G227线694KM+270M(海南州同德县河北乡赛青哇窝附近)时发生侧翻,车辆局部受损,内载约18吨柴油泄漏,造成附近土壤污染。事件发生后,同德县及时向州委州政府汇报,海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以赴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将损失降到最低。

【查处情况】

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四条之规定,同德县生态环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九十四条之规定,对该公司罚款14万元。同时,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同德县生态环境局第一时间委托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司法鉴定中心对事故造成的地表水、土壤及地下水环境损害情况进行鉴定,评估生态环境损害程度、损害范围、程度等,并出具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海南州生态环境局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与某公司就生态损害赔偿事宜进行多次磋商无果后具状起诉。由于案件证据固定充分,经人民法院释明并主持调解后,赔偿义务人同意原告诉讼请求,并同意以调解方式结案。该公司向赔偿权利人赔偿土壤污染治理费、应急处置费、应急监测费、修复效果评估费等赔偿款共计901179.6元。现已对该地段附近造成的土壤污染完成修复。

【启示意义】

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发生后,既要迅速应急响应及时处置,还要第一时间锁定生态环境损害相关证据,便于落实“双罚”,即既要对污染责任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还要对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的事实开展追偿。由于海南州生态环境部门固定案件证据充分,海南州中级人民法院顺利完成调解,及时追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落实了生态损害赔偿方主体责任,有效保障了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治理修复。

1699844161330268.jpg

图1 生态环境突发事件现场

1699844175106241.jpg

图2 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和损害鉴定

典型案例四、海东市某废水处理厂篡改自动在线监测数据案

【案情简介】

2023年5月23日,海东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平台巡检中发现,民和县某废水处理厂(黄河上游干流沿线)存在在线监测数据失真嫌疑,随即组织人员对该厂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负责运营该废水处理厂的青海某环保有限公司在污泥脱水车间板框压滤机进水管闸门处接有1条黄色软胶管通向出水口巴歇尔槽,管内自来水流入巴歇尔槽采样泵前端,废水排放口流量计下方还吊有一次性餐盒,严重干扰废水排放口正常采样和流量数据采集,属于干扰、伪造、篡改自动在线监测数据违法行为。

【查处情况】

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第三项和《青海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试行)》之规定,对青海某环保有限公司处以罚款16万元,并依据《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第六条第一、三项的规定,将案件移送公安部门。

【启示意义】

充分运用新技术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发现环境问题线索是新时代生态环境执法队伍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海东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充分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大数据平台开展非现场执法,及时发掘问题线索并进行分析研判,最终通过现场突击检查锁定企业违法证据,迅速立案查处并移送公安部门,既是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典范,也是与公安部门持续联动联查的实践,为今后持续同向发力、合力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积累宝贵经验。

1699844205109855.png

图1 黄色软胶管通向出口巴歇尔槽采样泵前段

1699844221205734.png

图2 自来水通入自动在线监控采样泵前端

典型案例五、格尔木市报废机动车拆解行业监管缺失污染环境

2022年6月,省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海西州督察发现,格尔木市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问题突出,污染环境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

一、基本情况

格尔木市是我省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物资集散中心,是连接甘、新、青、藏四省区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也是海西州报废机动车主要的集中区,由于该市无经省商务厅认定的正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报废机动车基本上流入到该市废旧物资回收站点进行非法拆解,造成环境污染。

二、主要问题

1 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均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信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 XxXx (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的文字、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扫一扫,加关注
我要报废汽车,已有 2097 人填写了报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