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ELVE,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信息网
国家政策

工信部: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水平 支持相关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2-09-16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点击数:58766次

工信部: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水平 支持相关产业发展

胡成中等3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动力电池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与社会安全、保障战略资源供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围绕建立管理制度、规范回收利用体系、健全标准体系、推进技术进步、培育市场化新模式等方面,我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管理制度。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推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对电池进行规范编码,汽车生产企业建设回收服务网点、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对退役动力电池拆卸处理进行规范化管理,梯次和再生利用企业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对退役动力电池开展多层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鼓励研究探索动力电池残值交易等市场化模式,促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二)规范回收利用体系。2019年,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明确了企业建设回收服务网点的具体要求,推动其落实主体责任,依托4S店、售后维修等渠道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网络。修订出台《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及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细化综合利用技术、工艺、管理等相关要求,培育了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方面的骨干企业。

(三)健全标准体系。推动国家、行业及团体多层次标准体系建设,“十三五”以来组织全国汽标委等机构研究制定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余能检测》(GB/T 34015-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第3部分 梯次利用要求》(GB/T 34015.3-2021)等一批国家标准,以及单体拆解技术规范、梯次电池组检验方法等行业和团体标准,有效支撑行业规范发展。

(四)推进技术进步。支持企业开展退役动力电池高值化利用等技术研究,突破退役电池残余价值评估、智能拆解及重组、性能检测等一批关键技术。发布实施《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1年版)》,编制供需对接指南,加大退役动力电池柔性拆解、废旧锂离子电池破碎分选高效回收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五)培育市场化新模式。2018年,组织遴选了京津冀等17个地区和中国铁塔公司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鼓励地方、企业探索符合产业特点、技术经济性好的新业态,开拓有利于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新路径。在试点和政策推动下,部分单位建成了数个“互联网+回收”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元化回收、残值评估等模式;成立行业自律联盟,推动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部原则赞同你们提出的关于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动力电池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建议。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相关法规政策。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强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压实主体责任。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加快建立梯次电池产品自愿性认证制度。

二是加强技术创新与标准支撑。持续推广应用退役电池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动先进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强化标准支撑,加快通用要求、回收服务网点等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抓好标准的宣贯落实。

三是持续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培育壮大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对规范条件公告企业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总结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加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有关政策、好经验好做法的宣传推广力度,整体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水平。

四是推动落实激励政策措施。落实《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建立工业绿色发展指导目录和项目库,引导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创新产品和服务,支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2年7月14日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原文题目: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3775号建议的答复)

1
分享到: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均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信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 XxXx (CELVE,报废汽车产链专业服务平台)”的文字、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扫一扫,加关注
我要报废汽车,已有 2073 人填写了报废需求